行業觀察 | 從中原銀行看中小銀行 高質量發展之道
發布時間:2023年07月26日
近日,2023年《財富》中國上市公司500強榜單(以下簡稱榜單一)正式發布。中原銀行以256.11億元的營收規模(2022年)入圍,位居榜單第475位。與此同時,英國《銀行家》雜志也在不久前公布了2023年全球1000家銀行排名(以下簡稱榜單二),中原銀行位列第145名,排名繼續上升。
公開資料顯示,榜單一參考全球范圍內中國上市企業在2022年的業績和成就,由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與《財富》(中文版)合作編制。榜單二自1970年發布以來,被視為評估世界銀行和各家銀行綜合實力的權威標尺。此次同時入圍兩大榜單,代表了各方對中原銀行發展的高度認可和普遍贊譽。
當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市場正面臨一系列挑戰,迫切需要更多信心提振。作為河南最大的本土金融機構,中原銀行自身實力與服務現代化河南建設能力不斷增強,并連續獲得行業肯定,無疑釋放了積極的信號。
在不斷實現新跨越、滿足新期待之間,中原銀行有力證明了中小銀行只要專注于支持區域經濟的穩定增長,在擅長的領域深耕不輟,就能夠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特色之路。
堅守的勝利
對整個銀行業而言,2022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末,銀行業境內總資產規模達368.7萬億元,同比增長10%,較上年同期和上年末分別高2.4和2個百分點。雖然,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仍然穩固,但由于受到市場融資需求走弱、權益市場表現不佳等因素影響,機構息差收窄,利息收入下滑,手續費和其他非息收入整體偏弱,甚至導致一些股份制銀行出現虧損。而此時,也是考驗各家銀行逆風成長能力的關鍵時期。
面對多重考驗,中原銀行表現出足夠的韌性,業務經營始終保持平穩。2022年,中原銀行實現營業收入256.11億元,同比增長32.8%;凈利潤達到38.25億元,同比增長5.3%;非利息凈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為16.9%,同比上升3.5個百分點。
這得益于中原銀行始終堅持扎根中原、深耕中原、依靠中原、服務中原,聚焦主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做河南企業最需要的銀行、中原人民最信賴的銀行。
特別是圍繞河南“十大戰略”,2022年中原銀行制定了“三年3000億元專項信貸支持計劃”與“穩河南經濟大盤1000億元專項授信支持方案”,在重大項目累計投放貸款437億元,為現代化河南建設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和堅實金融支撐。
通過深化銀政合作,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方式,地方政府專項債服務覆蓋全省85%以上縣(市、區),中原銀行服務份額占比連續保持市場第一。
針對中小微企業與鄉村地區的需求,中原銀行通過簡化信貸業務流程、優化網點布局等具體方式,有力提高貸款審批效率,讓小微企業和鄉村農戶都能享受到優質的金融服務。截至目前,中原銀行縣域以下網點258家,普惠金融服務站8000余家,累計準入信用村1.3萬個。
在支持實體經濟中成長,在深化變革中創新,自成立以來,中原銀行肩負起省屬法人銀行的職責和使命,在深度融入河南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實現換羽騰飛。
結合官方統計數據,2022年河南全省GDP突破6萬億元,增速跑贏“全國線”,GDP總量穩居全國第五。區域經濟的穩定發展,為中原銀行高質量成長的提供了堅強后盾。相互助益模式的開啟,也已成為中原銀行逆勢而上的重要原因。
“高質量”的道路
某種意義上,業績的增長決定著銀行發展的下限,如何控制風險溢出決定著銀行發展上限。
從全世界范圍來看,對危機的恐懼正影響著眾多人的信心。
2023年3月初,全美排名第16位和第29位的硅谷銀行(SIVB)和簽名銀行(SBNY),先后宣布倒閉;算上此前自愿清盤的銀門銀行(Silvergate Bank),一周之內3家美國銀行接連倒閉。隨后危機傳導至歐洲,擁有百年歷史的瑞士信貸(Credit Suissie),以及德國資產規模最大的德意志銀行,也被卷入風險漩渦中。
一時間,全球銀行業陷入一場信任危機。
消極情緒不可避免地帶來負面影響。但對提前筑起隔離風險“籬笆墻”的群體而言,這一場天然的壓力測試反而成了理想的“試金石”。在這方面,中原銀行已經未雨綢繆,利用數字化工具,在“一疏一堵”兩個環節,實現高質量的風險管控,金融安全堤壩進一步筑牢。
所謂“疏”,即通過優化管理架構,實現提升效率與管控風險“兩得”。目前,中原銀行已成立數智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確立以“一點通、智相隨”為核心的“1234+N”數智轉型戰略框架,統籌全行數字化轉型戰略深入實施。
借助自主研發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中原銀行為1396.71萬戶手機銀行客戶提供了優質金融服務,并在拓展業務的同時,落實賬戶核驗、審核巡檢、貸前調查等業務流程,全面提升合規管理水平。
至于“堵”,即建設強大的風控平臺,最大限度堵住風險敞口。在企業內部,中原銀行通過“數據存儲衍生+模型群建設管理+信貸系統優化管理”的數智化風控中臺建設,通過統一變量衍生平臺、企業級反欺詐平臺,完善精細化模型群,實現信貸系統統一管理。
一系列的有力舉措,幫助中原銀行將風險控制在“沙盤上”。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原銀行不良貸款率1.93%,較年初繼續下降0.25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57.08%,較年初提升3.59個百分點;風險加權資產RWA系數70.2%,較年初下降4.7個百分點。
自成立以來,中原銀行新發放貸款不良率始終保持同業優秀水平,為更持久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安全基礎。
讓市場放心,讓用戶安心,正在成為中原銀行高質量發展的又一重要標簽。
不忘的初心
新時代呼喚新使命,新使命需要新力量。
將時間的指針撥回至2022年5月27日。為進一步促進帶動、支撐保障河南現代化建設的現實需要,中原銀行完成對洛陽銀行、平頂山銀行及焦作中旅銀行的吸收合并,跨入了萬億銀行序列,標志著河南地方金融業改革發展又邁出了一大步。
更好地發揮金融對于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及現代化河南建設的作用,中原銀行的煥然一新正當其時、正應其勢。
通過提供貸款、保函、保險、貿易融資等金融服務,幫助河南豫地科技提升資源能源勘查開發和生態環境修復治理能力;未來五年,24家銀行累計意向對鄭州航空港融資支持16300億元,其中包括中原銀行;與龍芯中科簽訂戰略合作協定,圍繞金融信創應用生態建設、供應鏈融資、銀企綜合服務等領域構建長期、穩定、互利、共贏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今年以來,中原銀行推進一系列合作項目深入實施,服務實體經濟、服務河南企業、服務人民群眾的決心日益顯現。
隨著銀政、銀企合作的不斷深入,中原地區金融生態環境正不斷改善,形成了共謀發展、互利共贏、共興共榮的金融工作格局。圍繞“打造一流城商銀行”發展目標,中原銀行不斷優化金融供給、提升服務質效,推動合作事項落地見效,奮發有為地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貢獻著金融力量。
2023年以來,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經濟發展呈現穩中有進、回升向好態勢。河南省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更加優先位置,同時大力推進“三個一批”活動,通過擴大投資培育新發展動能,推動產業升級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未來一段時間,省內區域經濟發展與中原銀行之間仍可形成相互助益,相互成就的關系。
成績彰顯擔當,實干鑄就未來。相信中原銀行將始終保持著向上發展勢頭,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
(稿件來源:財經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