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做一個金融好網民?
發布時間:2018年09月05日
一、“金融好網民”的內涵和行為指南
“金融好網民”的內涵:掌握基本金融知識,具備投資風險意識,傳播金融好聲音,樹立同心圓意識、責任擔當意識、依法上網意識、文明上網意識、技能提升意識、網絡安全意識等新時代中國好網民意識。
“金融好網民”行為指南:講誠信、守底線,不制造、不傳播金融謠言,自覺抵制非法金融廣告、非法集資、電信詐騙、銀行卡盜刷、非法證券活動以及“校園貸”、“現金貸”等現象。
二、生活中的金融常識
介紹金融消費者日常經濟活動中所必要的金融基礎知識,包括但不限于人民幣防偽特征與反假人民幣、開立銀行賬戶、非現金支付工具使用、轉賬匯款、個人征信報告查詢、外匯業務等,以及獲取所需金融知識的途徑,提升金融消費者對正規金融服務的可得性。保險的功能作用,種類及保障范圍,責任免除條款,投保、保全、理賠等環節消費注意事項等。
三、投資理財技能
普及投資理財知識,常見的個人理財工具和各類正規投資渠道,包括但不限于儲蓄存款、理財產品、股票、基金、國債、黃金等,提高對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認知,引導消費者根據自身風險偏好理性選擇風險收益相匹配的金融產品,實現居民財富的保值增值。
四、防范保險銷售誤導
介紹銷售誤導行為的表現形式,如夸大保險責任或保險產品收益、虛假宣傳、以其他金融產品的名義銷售保險產品等欺騙行為;隱瞞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提前解除人身保險合同可能產生的損失、萬能保險和投資連結保險費用扣除情況、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保單利益的不確定性等與保險合同有關的重要情況的行為;阻礙投保人履行保險法規定的如實告知義務,或以利誘、唆使等不當引導方式,誘導投保人不履行保險法規定的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產品的不確定利益承諾保證收益等其他銷售誤導行為。提示消費者防范保險銷售誤導風險,增強識別風險和自我保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