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最近总感觉肛门处隐隐作痛,排便时还有少量出血,他以为只是"上火",随便买了点药膏涂抹。直到某天疼痛难忍就医,才被诊断为Ⅲ度痔疮,需要手术治疗。像老张这样忽视早期症状的患者不在少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肛门健康那些容易被忽略的警示信号。
信号一:便血——不要总归咎于"上火"
很多朋友发现手纸带血或便池染红时,第一反应是"最近辣椒吃多了"。实际上,鲜红色血液多提示痔疮或肛裂。不同于消化道出血的黑便,这种出血往往与排便直接相关。王医生提醒,即便出血量少、无痛感,持续一周以上就应就诊,别让"自诊"耽误病情。
信号二:肛门肿物——小肉球背后的大问题
洗澡时摸到肛门周围有小肉球?这可能是外痔脱出。初期可能在便后自行回纳,后期则需要手动推回,严重时甚至会长期脱出。李护士分享案例:有位患者把脱出物当成"正常组织",直到发生嵌顿坏死才就医。记住:肛门不该有多余的"零件"!
展开剩余51%信号三:潮湿瘙痒——不是所有痒都是皮肤病
肛门持续潮湿、瘙痒难耐?这可能是内痔分泌物刺激所致。很多人误以为是湿疹,反复涂抹激素药膏反而加重症状。建议选择透气的纯棉内裤,避免用力抓挠,并及时到肛肠科排查病因。
信号四:排便疼痛——别把肛裂当便秘
排便时出现刀割样疼痛,之后持续数小时?典型肛裂症状往往这样开始。很多人强忍疼痛不敢排便,反而加重便秘形成恶性循环。温水坐浴可以缓解,但反复发作需要专业治疗。
信号五:异物感——坐立不安的真相
总感觉肛门夹着东西?排便后仍有便意?这可能是内痔在"刷存在感"。办公室久坐人群尤其常见,调整坐姿(使用中空坐垫)只能暂时缓解,根本问题仍需解决。
预防胜于治疗:
膳食纤维是肠道"润滑剂",每天至少一斤蔬菜 如厕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告别"马桶阅读" 每天做3次提肛运动(收缩肛门5秒后放松) 久坐族每小时起身活动2分钟肛门是身体的"沉默部位",很多患者因羞于就医而延误治疗。其实肛肠疾病就像感冒一样常见,专业医生每天接诊数十例,完全不必有心理负担。如果上述任一症状持续超过1周,建议尽早就诊检查。记住:忽视不会让问题消失,只会让小问题变成大麻烦!
发布于:广东省配资之家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